如何区分对联的上下联?好像根据最后一个字的音调
怎么分上下联,就看对联的最后一个字,如果那字是仄音,就是上联,如果是平音,那就是下联。
在现在汉语拼音中,一、二声是平音,三、四声是仄音。
上联贴在门的右边,也就是说,你面对大门,上联是在你的门的右边的。下联自然就贴在左边。
怎么分辨上下联
首先要区分门的上下首。在面对大门时,右手方向为上首,左手方向为下首。贴对联时上联贴上首,下联贴下首。 其次是区分春联的上下联。一般有以下四种区分方法:
一是按音调平仄分。春联比较讲究音调平仄,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音,下联最后一个字应是平声。比如“春回大地千山笑”(“笑”是仄音),“福满人间万民欢”(“欢”是平声)。
二是按因果关系分。“因”为上联,“果”为下联。比如“方向正确城乡富,政策英明衣食丰”,因为只有“城乡富”这个“因”,才会有“衣食丰”这个“果”。
三是按时间先后分。时间在前为上联,时间在后为下联。比如“风送莺歌辞旧岁,雪伴梅香迎新春”,“辞旧岁”在前,“迎新春”在后。 四是按空间范围分。一般是小者在前,大者在后。比如“勤俭持家家道昌,团结建国国事兴”。这副春联中“国”比“家”大,所以“家”在前,“国”在后 。
对联怎么分上下联?
1、按时序先后分。
就是时间在前的为上联,时间在后的则为下联;或者说先办的事情为上首,后办的事情就为下首。比如“门迎春夏秋冬福,户纳东西南北祥”;“小院栽花香四季,大门结彩乐全家”。
2、按场面范围分。
在时间、空间和具体事物上一般是从大到小,比如“年年过年年年好,月月赏月月月圆”;“一城花雨山河壮,满院春风日月辉”。从时间看,“年”比“月”长;按空间论,“城”比“院”大。
3、按语言习惯分。
比如“福如东海长流水,寿比南山不老松”;“风吹杨柳千门绿,雨润杏桃万户红”。人们常说“福寿双全”、“风雨同舟”,从来没有“寿福双全”、“雨风同舟”的说法。
4、按左右方位分。
贴对联时应将上联贴在右边,下联贴在左边,左与右则以面对大门或壁柱来分。之所以这样张贴,是因为直行书写都是从右到左,所以念对联也是从右向左念。
扩展资料:
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。它是对仗工整,平仄协调的对偶语句。也就是说它是用精炼,简洁的语言,描绘客观事物,表达人的思想情绪,情感的一种特殊文学艺术形式,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。
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。它与律诗,词,赋,骈体文等文学体裁,有着不可分割的亲缘关系。可以说,对联就是由它们演迆,浓缩,变化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形式。
对联起源于何时,说法不一,在清朝时就有两种论点,有人说起源于南北朝,有人说起源于五代,纪昀就是持后者观点的。
在秦汉时期,中国就有悬挂桃符用以驱鬼镇邪的习俗。到宋朝时,北宋王安石有诗曰:“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”。
如果说千家万户挂春联在宋朝时已经形成习俗,那么在此后的元,明,清各朝代,对联就已经普及到了各个领域,从民间至皇宫,从文人雅俗到商贾标志,三教九流无不应用对联。
参考资料:搜狗百科-对联
对联上下联怎样区分
三、四声在左边,一、二声在右边。对联是先读左边后读右边即先上联后下联
对联的上联和下联怎么分左右
对联一般仄起平收,有都平的看谁更平。古时习惯右上左下,现多见左上右下,看横批也可!仅供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