舍利子是什么啊?…到底是什么物质构成的?
舍利子印度话叫做驮都,也叫设利罗,译成中文叫灵骨、身骨、遗身。是一个人往生,经过火葬后所留下的结晶体。不过舍利子跟一般死人的骨头是完全不同的。它的形状千变万化,有圆形、椭圆形,有成莲花形,有的成佛或菩萨状;它的颜色有白、黑、绿、红的,也有各种颜色;舍利子有的像珍珠、有的像玛瑙、水晶;有的透明,有的光明照人,就像钻石一般。白色的舍利子是骨骼的,黑色舍利子是属于头发的,红色的舍利子是肌肉的,也有绿色或五色班斓的舍利子。
舍利有三种:
1、全身舍利:广东韶关慧能六祖大师、安徽九华山肉身殿所奉之金地藏和尚;四川成都石经寺之石经祖师等。就是我们说肉身不腐的“肉身菩萨“。
2、碎身舍利:就是平时大家所说的舍利子。释迦牟尼佛火化后之舍利、罗桑殿达活佛、竹斋法师……均为碎身舍利。 其中又分为多种。
3、法身舍利:一切上座部、大众部、藏传、汉传佛教的一切经典,皆属法身舍利。就是大德留给后人的智慧结晶。
但也有说法是4种,而第4种叫无中生有的舍利(如天降舍利,拜出来的舍利 )
图片:
由于舍利被视为神圣之物,所有很少有关其成分的鉴定。对于其成分组成还没有确切的定论。 有研究人员指其为结,由于僧人长期吃素,导致营养不平衡,进而产生了结石。而且越能够坚持斋戒的,越有机会形成舍利。不过有人反驳说结石是钙质或金属盐沉积,易碎,而且在高温下都形成粉末状的氧化物。所以结石患者火化后不会有舍利。 当然有部分“舍利”确实为没有烧尽的骨质或牙齿。 有的舍利会发光,因为其中含有萤石。
舍利子,产生的原理是什么?
舍利子华译为灵骨,或坚固子,是由修戒定慧之功德结晶而成的。佛(梵语boddha)、菩萨(梵语bodhisattva)、罗汉、高僧等,圆寂火化,每凝结有舍利,或如珠状、或如花状,白色为骨舍利,赤色为血肉舍利,黑色为发舍利,亦有五彩舍利。
舍利之所成,是 生前依戒定慧薰修而得,无量功德所成,若是佛舍利,其硬度坚固,难损难坏,菩萨次之、罗汉再次之、高僧坚硬递减。
金光明经舍身品云:“舍利由戒定慧所薰修,甚难可得,最上福田(梵语punya-ksetra)”。
大悲经云:“佛告阿难,我灭度后,若有善男女供养我舍利如芥子许,恭敬尊重兼供养,是人以此善根,一切皆得佛果,果报不可思议”。(如本法师著《佛学问答》)
我们在经典里面听佛所说的,真正的舍利叫坚固子,用铁槌都敲不碎的,倓虚老法师火化留下的舍利,英国人拿去做试验用铁槌敲,确实铁槌里头敲洼了,舍利子没有丝毫损坏,英国人也服了。那究竟是什么缘故?科学不能解答,这符合佛经上所讲的舍利子。可是现在有很多火化有舍利子,但是这个舍利子不是真的。舍利塔上装的舍利子,白白的一粒一粒的,用力一捏它碎了,这就不是真的.由此可知,这个舍利是真是假要通过试验,如果是佛留下的舍利,确实是舍利,无论是哪一部分结成的,它都是非常坚固,不应该有风化、氧化的这些事情发生,我觉得才合理。用真空保存这是后人对它的尊重,这也是应当的
法门寺发现的舍利子是什么
佛(释迦牟尼佛)指骨舍利
藏教中的舍利是什么东西
藏传佛教的《金光明经》上说:“舍利者,戒定慧之所熏修,甚难可得,无上福田……”
就是说舍利是修行人修习“戒定慧”而产生的,是很难得的,如果人能礼拜能得到无穷的福报。
舍利是什么?
舍利是指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佛,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。2500年前释迦牟尼涅盘,弟子们在火化他的遗体时从灰烬中得到了一块头顶骨、两块骨、四颗牙齿、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颗珠状真身舍利子。佛祖的这些遗留物被信众视为圣物,争相供奉。
舍利子印度语叫做驮都,也叫设利罗,译成中文叫灵骨、身骨、遗身。是一个人往生,经过火葬后所留下的结晶体。不过舍利子跟一般死人的骨头是完全不同的。它的形状千变万化,有圆形、椭圆形,有成莲花形,有的成佛或菩萨状;它的颜色有白、黑、绿、红的,也有各种颜色;舍利子有的像珍珠、有的像玛瑙、水晶;有的透明,有的光明照人,就像钻石一般。
具体的可以看 http://baike..com/view/6875.htm